主管Q:554258

沐鸣平台注册登录官网_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生态环境保护促进

  1月8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视频会议,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政策机遇,动员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各级、各部门在新一轮转型发展大潮中主动担当作为,全力破解结构性污染难题,全力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潘贤掌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军对刚刚出台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作出政策解读。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学东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省厅出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是要全面释放“绿色驱动力”,全方位运用环保手段,见筋见骨地推动我省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打牢坚实的基础。《意见》导向鲜明、靶向精准,含金量很高、含绿量更高,是指导今后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文件。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决不能、一个更不能”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正向引领和反向倒逼作用,通过“向结构开刀”这一重大举措,有效助力我省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潘贤掌厅长在最后讲话中就贯彻落实好《决定》提出四点要求。
  要观大势、谋大局,树立“三大理念”,切实以新发展理念带动引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从根本上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抓环保就是在抓高质量发展!
  二是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转型发展的鲜明理念。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提出“必须横下一条心,彻底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为山西指明了一条转型发展的“金光大道”。同时要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中央又在去年授予了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金字招牌。省委书记楼阳生始终抱着深厚的环保情怀,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充分发挥环保倒逼作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并进”。历经几年的爬坡过坎和艰难反转,我省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生态环境质量也取得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想和要求,掷地有声地发出了“转型为纲”“将转型综改进行到底”的庄严号令。应该说,全省转型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全省各级生态环境机关要拔高站位、拉高标杆,把生态环境工作全方位融入转型发展快车道,“一切为了转型”“一切服务转型”,毫不动摇、绝不犹豫,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在全省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上奏响生态环境保护的时代最强音!
  三是牢固树立“向结构开刀,是彻底改善我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出路”的鲜明理念。我省作为资源能源大省,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焦、冶、电等能源原材料生产为主的经济格局,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炭、运输结构偏公路、用地结构不合理的结构性污染矛盾十分突出。只有解决好结构性污染问题,我们才能迎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崭新的春天!全省各级生态环境机关必须直面挑战、破冰前行,久久为功、攻坚克难,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向结构性污染开刀,解决好生态环境治理的“心肺之患”,还三晋人民一片碧水蓝天!
  要正标杆、树导向,打造“四大环境”,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助力我省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要纲目并举,打造靶向清晰、发力精准的产业转型环境。在用地结构上:发挥“三线一单”区域空间管控作用,优先支持焦化、钢铁等重点产业向资源禀赋好、环境承载力强、大气扩散条件优、铁路运输便利的城镇下风向工业园区转移。优先支持绿色能源、先进制造业、数字产业,以及生物产业、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入驻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产业和能源结构上:坚持“转型为纲”,重点扶持的有四个方向: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产业、节能环保等,按照省委龙头化、园区化、集群化发展的要求,支持企业补链延链、做大做强;二是特色优势产业,包括文化旅游、有色金属、特色轻工、通航产业等,支持企业特色做特、优势做优;三是优势传统产业,主要包括煤炭、钢铁、电力、焦化四大支柱产业,支持企业“上新压旧”“上大压小”“上高压低”“上整压散”,鼓励企业发展“飞地经济”;四是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铁、公、机、岸、港、网”等重大项目要提前介入、全程服务。在运输结构上:大力推动“公转铁”,今年年底,全省重点煤矿企业全部接入铁路专用线,煤炭、焦炭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积极鼓励发展新能源交通。对以上符合布局方向、产业方向、转型方向的企业和项目;对用心用力,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显著的市、县;对力度大、措施实,结构性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改善的市、县,我们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建立环保“领跑者”制度,优先保障总量指标,优先开展环评审批,优先给予资金支持,优先免予执行错峰管控,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全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我们还将对企业开展协商式减排,鼓励重污染天气期间,重点污染源在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应急响应要求基础上,能够增强大局观念,进一步降低生产负荷,提高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对自觉主动为防范重污染天气做出贡献的企业,给予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倾斜。特别是要坚持“项目为王”,一是围绕林武省长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521”工程、“四网”会战所涉及的标志性、引领性大项目、好项目,大开绿灯,快审快批,全方位、全过程做好要素配套、服务保障和分析调度工作,确保项目早起步、早开工、早达效(“521”工程:提升50个左右开发区产业承载力,实施双百重点产业项目,建设1000万平米以上标准厂房。双百:引进落地建设100个新兴产业龙头项目,实施100个传统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四网”:交通网、市政网、岸港网、民生网)。二是以推动开发区规划环评为重点,力争在2-3个月内完成所有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区域规划环评工作,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落地提供支撑。各市政府、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管委会作为实施主体,要在区域规划编制过程中加紧同步组织开展区域规划环评工作。
  二要集成要素,打造务实为民、便捷高效的“六最”营商环境。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笃定信心、矢志不渝狠抓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坚持“三对”“六最”要求(对标、对表、对接;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强化服务理念的再造与升级,不当“店老板”,当好“店小二”。要全面提高环评审批服务质量。流程再简化,资料再精减,开展并联审批,将审批时间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一半;推动更多的事项实现“在线咨询、网上申请、快递送达”,力争“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要深入开展入企服务。各级生态环境机关要建立“企业环保服务日”制度,“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及时提供产业政策、环保准入门槛和环保报批程序等咨询服务。开展万名环保干部入企服务专项行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坚决不做“井中皮球”,真正和企业坐到一条板凳上“零距离”沟通,积极为企业送政策、送法规、送技术,全方位助力企业提升精准治污水平。要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我们要大力支持企业提升环保水平,坚决破除民营企业参与竞标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大治理工程项目的准入屏障,出台和兑现环保优惠政策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要加强定向精准帮扶,及时解决好重大民营项目环评审批、总量指标等问题;结合民营企业特点,创新绿色金融体系,积极探索“环保贷”,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特别是针对涉及“散乱污”的民营企业,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按照“科学规范一批、升级改造一批、整合搬迁一批、关停取缔一批”的原则,实施分类处置,绝对不搞“一关了之”。
  三要蓄力后发,打造龙头引领、多元支撑的产业发展环境。山西作为国家能源基地,生态环境治理的担子重、压力大,但同时也蕴含着环保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与传统产业和国内同行业相比,我省环保产业存在龙头企业偏少、科技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尚未形成龙头企业引领、规模企业支撑、特色和优势鲜明的产业集群。下一步,要拉长和补齐“短板”,按照“龙头化、园区化、科技化”的思路,在加快环保产业发展上寻求突破。一要招大引强、追高逐特,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全面提高环保产业市场竞争力;二要综合运用国家支持创业创新政策,重点扶持一批大气治理、水污染治理、固废处理、环境监测、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规模企业;三要积极引导企业差异化、集群化发展,合理布局、入区入园;四要鼓励企业与重点高校和知名研发机构开展合作,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快各类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对跻身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的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并将其技术成果在全省推广运用。五要鼓励各市局设立生态环保众创空间,为园区和企业提供高效有力的一站式环保综合服务与解决方案,打造突出节能环保特色的专业化、集成式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四要严守红线,打造约束强硬、刚性有力的转型倒逼环境。环评、执法和督察“三管齐下”,把生态环保的“钢牙利齿”作用发挥到位,全力护航好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控制城市建成区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新建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项目;严格控制在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河流谷地,以及人居环境敏感的区域布局重污染项目;对产业结构调整不力、环境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区域,继续加严实行约谈问责、区域限批措施;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省级督察发现问题紧盯不放,不达要求、绝不松手;延续和深化“清零”环保品牌,适时调整重点和方向,问题出现在哪里,“清零”就跟进到哪里,持之以恒推动污染防治攻坚。
  要实打实、硬碰硬,落实“四项举措”,以最强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意见落地见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各级生态环境机关要把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意见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在优先置顶位置来抓。各级党组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做到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推动,因地制宜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以更强的力度、更刚性的举措推动意见落到实处。
  二要大力宣传引导。大张旗鼓地正面宣传,通过领导访谈、政策解答、新闻发布、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多维度、立体式、深层次广泛宣传高质量发展意见的具体措施和成效,进一步提高各类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绿色生活的高度自觉。
  三要强化督察问效。强化督察督导,严格问责问效,确保意见贯彻落实不偏不虚、落实到位。在严督实查、对标找差中检验政策落实成色,听取好、汇总好各方面意见建议。对落实不力、宣传不力、搞形式走过场的行为一律严肃处理。
  四要建立长效机制。各级生态环境机关要建立持久抓、见长效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系统上下的执行力、落实力,通过建立健全通报机制、会商机制、资金保障机制,确保意见高效推进、高效落实,努力争当全省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领跑者”。
  同时,落实高质量发展意见,更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大家根据各自职能,全面落实好产能压减、公转铁、金融支持、优惠财税政策兑现等重点工作任务,并对意见落实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共同形成向结构开刀、促经济转型的强大合力!
  要提胆气、壮筋骨,提升“三种本领”,以一往无前的锐气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实施水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工程,加大黄河流域污染治理”。去年12月13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特别是要把结果导向作为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制度,并体现到考核中”。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特别是要确保汾河流域水质今年6月底前全部退出劣V类”。今年1月,全省多地又连续出现重污染天气。大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是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最关键时期,今年的工作将超乎寻常的艰难。全省各级生态环境机关必须时刻保持勇士精神、斗争精神,以等不起、慢不得、不能松的态度,咬紧牙关、拧紧发条,严阵以待、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这场硬仗、苦仗、大仗!
  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胜败关键在于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纵观全系统的干部状况,有的干部牢骚满腹,成天抱怨任务重、压力大;有的干部畏难情绪重,缺乏斗争精神,关键时刻站不出来、冲不上去;有的干部只会“守摊子”,循规蹈矩,没有闯劲,不愿协调,也不会协调;有的干部不愿沾事,把自己的责任“缩小化”,把别人的职责“放大化”,能推则推、能闪就闪。特别是少数干部在落实省厅决策上做表面文章,当面“全部落实”,背后敷衍塞责。这些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时代使命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今年,厅党组将坚持“严管、善待、激活”,在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上大做文章。一方面,在全系统落实好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加强市局干部与省厅、地方政府的交流力度,选强配齐4个区域(流域)监察办队伍,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坚决打破不思进取、暮气沉沉、得过且过的惰性格局,全力营造激情活力、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加强对干部执行力的监督,对表态多、调门高,虚多实少的行为,特别是对上级决策充耳不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的行为,坚决予以严肃处理。具体来讲,要全面提升“三种本领”。
  一是提升“指挥官”的本领。要有超前谋划的眼光,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敏锐洞察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潜在风险、预测趋势和发展变化,预判要精准、科学、有效;要“冬病夏治”,不能“临时抱佛脚”,牢牢把握住工作的主动权。特别是各市局班子,对本辖区生态环境工作要把握全局、通盘考量,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坚决守好大气、水和土壤三大底线,坚决避免顾此失彼,产生“木桶效应”,更不能“四处起火”。
  二是提升“监理师”本领。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涉及部门多、采取措施多、目标任务重。生态环境部门必须履行好对生态环境统一监管职责,坚持谁的活儿谁干、谁的孩子谁抱。当好“监理师”,就是姿态再主动一些,不要“闭门造车”,走出去多指导、多协调、多督促、多帮助,提供科学分析,提供专业意见,现场指导帮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模糊地带、中间搭界的活儿,行动再快一些,手再伸长一点,确保工作不落空、不断档。
  三是提升“战斗员”本领。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脚上沾满泥土,身上带着灰土,手上捧过沙土,才会真正发现问题,才能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出一些管用好用的招法。要多到企业去,多到断面去,查根溯源,信息要灵敏准确,对策要务实管用,真正在摸爬滚打中增强才干,在处理棘手问题中积累经验,在啃下一块块硬骨头中练就烈火真金!
  会上太原市、临汾市、晋城市生态环境局的负责同志做了表态发言。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能源局、省税务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在主会场参加会议,省生态环境厅其他厅领导及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各市分管副市长、省厅驻市帮扶组及各市生态环境局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各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筹建工作负责人,各生态环境分局主要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